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兄难为1-1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多,等两个新媳妇先后怀孕了,又比谁先生儿子。

    直到王六伯生了四女一子,王七伯有了四子一女,王七爷爷获得了阶段性以及压倒性的胜利,两家才偃旗息鼓。

    但是要问这两家到底有什么仇怨,经王寿悄悄对大牛透露,不过是因为两人小时候的一个苞米棒子。

    王七小时候给自己埋的一个苞米棒子被六哥吃了,心里不忿,在王六吃东西的时候抢了一大半,然后跑掉了。

    结果这么一件小事就让两人你来我往地“斗”了前半辈子,娶了媳妇后,两个婶子都不想比对方差,这样又比着比着,比了后半辈子。

    其实两家也没有什么大的冲突,甚至要是对方出了事,他们绝对是跑的最快去帮忙的。

    只不过如果在一个场合遇见了,那几乎场面上都是他们你来我往的声音,其余人都成陪衬了。

    因此,如果是两家人都熟的人家办什么事,绝对会把这两对夫妻分开时间段。

    但是王六和王七的父辈关系很亲近,两个陈婶子的父辈关系也很不错,甚至四人的儿女也是从小一起玩儿的,关系很好。哦,对了,因着张家跟王家这两家都没有结亲之类的,所以对两家是分开称呼。老村长虽然与王六、王七一辈儿,但年纪与张父差不多,且这两家的儿子与张大牛都是一起长大的,所以就称呼了老村长为爷爷辈,王六、王七就叫伯伯。

    就偏偏只有这四人像天生的冤家一样,可以用相爱相杀形容。

    用王大爷爷的话说就是,这俩见面停不了,一天不见呢又想得慌。

    村子里以前还担心他们两家处成了“仇人”,后来就都习惯了,甚至在两对夫妻见面的时候,还能端着饭碗下饭。

    张大牛带着二牛他们去到棉花地里的路上,看见自己地里有一两亩地的稻子已经可以收了,想着,

    中午王寿去家里的时候,就把短工定上,要是他们有时间,下午就能把这两亩地先收了,免得到时候收不及时,还有红薯、苞米也一起收了。

    张家因为壮劳力少,每年干什么活都得请人帮忙才能干完。所以张家每年种红薯、种苞米的时间都会比别家迟一些,收的时候也比别人家稍晚。

    到了地里,六个人分开站在两排棉花之间。

    因为是收棉花,每人准备的是两个布兜子,左右手两边开动,迅速地摘了棉桃放进兜里。

    收完后,又把收完的棉花秆子扯出来,捆成几捆,背到了稻田旁边,放下后开始给地里除草除虫。

    这里的晚稻品种并不优良,容易生虫,产量也不高。

    因为前几天除过草,张大牛几人很快干完了,一人背着一些棉花秆子往回走。

    走上村里的小路,迎面遇到了提着两条鱼过来的王寿。

    “来来来,大牛、小牛,我来帮你背。”看到张大牛几人,王寿立马笑着跑过来,

    “我来背,刚好的身子可别累坏了,来,大牛,鱼你提着,刚还活着,咱们赶紧去把它宰了,不然不新鲜了。”

    张大牛还没来得及说话,背上的棉花秆就被拿走了,手上被塞了两条鱼。

    “大牛,我爹还让我问你,今年你什么时候找短工啊?”

    “正好,我也打算跟你说来着,今年我们自家干不了多少,得多找两个人帮忙。我们地里有两亩稻子能收了,想问你们什么时候有空来着。”

    “那下午,我跟大哥、二哥帮你把那两亩收了吧。”

    “也行,下午我把大黄牵给你们,工钱晚上结给你们。”

    “今天的就算了,我爹也说了下午有什么活帮你们干了。”

    “不行不行,一码归一码,你们也得耗力气不是,别跟我推辞,不然下次不找你们了。”

    “行,有什么活你就叫我,二庆哥走的时候可交待我了的。”

    “那肯定的。”

    王寿家里儿子多地少,每年都要打短工。

    尤其是早年几个儿子还没长成的时候,吃得多,出去找活干没人要,是张家不嫌弃他们家几个半大小子,每年都让他们帮忙。

    每年春荒,他们家粮食不够吃的时候,更是常常想着法子留王家几个孩子在家吃饭,这样就能省不少粮食。

    因此两家的关系极为亲近,不然王寿也不会那么不见外地留在张家吃饭。

    张父去世后,王七伯和陈婶子更是时常来家里看看。

    漏雨的屋顶、坏了的农具还有什么简单的木工活都让王七伯包了,张大妹和张二妹没从母亲那里学到的做饭、补衣裳、做衣裳等家务上的操持就是陈婶子手把手教会的。

    可以说,老村长家是给了张家几个孩子庇护和大方向的帮助,王七伯和陈婶子就是在生活细节上做到了方方面面。

    王七伯更是说,四兄弟一半是张父张母帮忙养大的。

    给张父张母做法事的时候,王七伯让自己的四个儿子跟张大牛、张二牛他们一起披麻戴孝,下葬时也是王家的四兄弟帮年纪还小的张大妹、张二妹扛幡,抱着才六岁的张三牛、一岁多的张三牛走完了整个过程。这样的行为在当时族里都引发了一顿争吵的。

    可以说,在拂水村里,就属老村长家和王七伯家最是亲近。

    不过,在张大牛看来,这也许算是张父的小设计。毕竟一个村里,有了村长的支持庇护外,自己家里也得有几家兄弟帮忙。

    性子直率仁义的王七伯和大气的陈婶子就是很好的选择,更别说他们还有一连串四个健康的儿子。

    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不着痕迹地施恩于他们,等他们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回报的方面是看不见却最实惠的。

    张父张母去世后的情况就印证了这些,张家不就是靠着他们的帮忙才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候。

    当然,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诚,这些都是换了芯子的张大牛自己在梳理村子人脉时,自己心里这样想的。

    也许张父没有这样复杂的想法,也许有,但他同样是付出了真情实感的。

    不然没谁是傻子,你带着满心算计没有一丝真情地与人相处,对方同样会感觉出来。

    善良不计较的人退一步,不与你交好。算计的人说不定反算计一番,最后就看哪方高明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