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和大怨,必有余怨,
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1],而不责[2]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3]。
天道无亲[4],常与善人[5]。
注释
[1]契:契约。
[2]责:索取债务。
[3]司彻:掌管税收的官职。
[4]无亲:没有亲疏。
[5]善人:有德行的人。
译文
调解很大的怨恨,必然还留有余怨,这样怎能算妥善解决的方法呢?
因此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不强迫人偿还。
有德者就像保存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无德者就像征税的人那样苛刻。
大道没有亲疏,永远伴随着德善之人。
解读心得
1.本章说明大道无亲疏,执道而行的圣人和有德之人心存宽容,以德抑怨,其涵养如天地包养万物。
2.一个人有无修养,最大的体现就是他的胸怀。
有广阔胸怀者能涵养万物,宽容豁达,善解人意,博爱大众。
这样的人,往往成就更高,这也是伟人与庸人的区别之所在。
3.一个人如果凡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不能吃亏容人,也不能原谅人,宽己严人,那么他不会讨人喜欢,也不会有大的发展。
因为他太自私狭隘,人品修养都不能让人尊重。
前人校注
为政以德,则民自无怨。
苟不以德,而刚强多欲,取之不以度,使之不以时,则民怨。
--范应元
有德之君,司察契信而已。
无德之君,背其契信,司人所失。
--河上公
天道无亲,唯善人则与之。
契之无私,亦犹是也。
唯合司契得之矣。
--苏辙
此章教人克己修为,笃慎自守。
和怨于人,而不自取之也。
善修己者,自潜自固,不亲于人。
如是可以为善矣。
一亲于人,则有怨于人,不亲则不怨矣。
--纯阳真人
有道者如司左契,物来自命合,此天之道也。
无德者如司左彻,彻物求全,此人之道也。
天道无亲疏,常与善行无为之人。
--邵若愚
有德司契,无德司法。
--邓琦三
圣人无心之德,但施而不责报。
故如贷之执左契,虽有而若无也。
--憨山德清
经典故事
韩信感恩老婆婆的故事
韩信因为帮助刘邦打下天下,受到封赏。
但在当初,他却是一个穷孩子,而且曾落难,差点活不下去了。
那时,为了解决温饱,韩信常去钓鱼。
但是,他运气总是不好,常钓不到鱼,所以经常忍受饥饿之苦。
幸运的是,在他经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清衣洗布的老婆婆在河边做工。
其中有一个老婆婆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不断地救济他,经常给他饭吃。
在最困难时,得到她的无私恩惠,韩信十分感激,对她说:"
将来我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
"
老婆婆只是一笑,说:"
我做这些,并不是为了图你今后的报答,是很自然的行动。
"
后来,韩信帮刘邦打下天下,得到高位和重赏,位极人臣,日子过得很风光。
但他心里,始终没有忘记那个帮助过自己的老婆婆。
于是,他命人拿着美酒、美食和一千两黄金去找那位老婆婆,但怎么也找不到了。
于是,他只好在那地方树起一块石碑以作纪念。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在韩信落难时,上天不让他死,而让他遇到这位老婆婆,显示出上天有好生之德,大道爱养万物之道。
而当韩信发达后,他不忘本,不忘记当初的恩人,于是千方百计寻找恩人,说明他知恩图报,不负当初老婆婆的相助之恩,而那位老婆婆呢?当初帮助韩信是自然的行为,并不图什么,所以也不希求他回报。
最后韩信找不到她,也是她这个美德的体现。
而她虽不知名,也未现身,但最终因为韩信,而名留青史。
这何尝不是上天对她的一份施恩呢!
外界传言,残暴血腥,不近女色的冥王娶了王妃。此女不但身份低贱,容貌丑陋还是个父不详的私生女。最最关键的是她还被太子退婚,是个没人要的废物!某女听到传言腹黑一笑。冥王,我是废物,无颜无才,请赐我休书一封!某男邪魅一笑,强制将其搂在怀里。休书没有,婚书倒是有一本,娘子,从今天开始我便是你持证上岗的合法夫君了。...
她刚诞下孩子,他便提枪射穿她的胸膛8年后她带着天才儿子华丽回归,他难掩激动一把拥她入怀,而她却盈笑唇起先生,我们熟吗?该死的坏女人,你说熟吗?不过忘记了没关系,咱们慢慢回忆...
那一晚,他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一个女大学生...
废材二少爷偶得神秘传承,一朵金莲出世,掀起腥风血雨。宗门天才?世家弟子?王朝皇室?那又如何,统统碾压!从此之后,太玄焚天,绝世无敌!...
你以为私通建奴,朕不知道?你以为你隐瞒商税,朕不知道?东南醉生梦死,陕西却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朝廷大臣不顾百姓死活天下存亡,吸大明的血,剐百姓的肉!匹夫之怒,尚且血溅三尺,那你知不知道,天子一怒,伏尸千里!张凡崇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