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兄难为1-57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诶?这是上次王七伯家杀猪饭,给大厨子送猪血的小伙子。张大牛仔细辨认了一下,认出来,原来是这家的。

    前面纳采、问名、纳吉都不需要两家人聚齐在一起,由媒婆王婶子和陈婶子操办就可以了,所以今天是两家人正式见面,认齐人的机会。

    原本呢,是只需要当家作主的张大牛,带着二牛跟着两个婶子来就成。

    不过之前就知道了对方是祖父母辈的都在,想来双方见面的时候是由张大牛与陈婶子的爹娘同坐上首。

    本来张家就在辈分上显得不足,再只来两个人,从场面上就过不去。

    陈婶子和王婶子也建议过让老村长爷爷或者大琪叔出门,再不然让王七伯充作长辈都成。

    不过张大牛想的是,张家父母和祖父母过的早,但也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请没有血缘的长辈压场。

    因此,到最后,张大牛也仍然坚持是一家六口来这,全家出动让陈家看到诚意,也让这陈家姑娘家里每个人都先见见,好歹面熟一些。

    “大垚啊,家里人都在吧。”陈婶子看见门口等着的人,当先问道。

    “姑,都在呢。”陈垚上前扶陈婶子下牛车。

    “行,你去里面说一声,我们这就放鞭炮了,对了,你去弄块火炭出来。”陈婶子摆摆手,让陈垚进屋去。

    “诶。”陈垚应了一声,转头好奇地看了牛车边的人一眼,转身进院子了。

    张大牛看着人进去,转头对二牛说:“二牛,这鞭炮你拿着,等火来了,你亲来点火。”

    “好。”二牛把大黄牵的离远些,把牛绳子给大妹拿着,上前接过鞭炮。

    等陈垚把火炭用火钳子夹出来,“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完。

    张大牛亲眼看见王婶子挂上职业微笑,嘴里边喊着“鞭炮一响,来喜送礼……”这样的说词,边甩着帕子率先进了院子。

    紧接着,陈婶子也招呼着张大牛拉着牛车跟上,张大牛赶紧拿过大妹手上的牛绳,跟着进了院子,二牛几个也连忙跟上。

    等人和牛都进了院子,围在院子外,被鞭炮声吸引过来的周边邻居们就议论开了,凑热闹的小孩儿们欢呼一声抢着去捡没有烧到的鞭炮。

    “嚯,就是这家吧。”

    “肯定是这家啊,没看见王媒婆吗?”

    “那这家是哪里的?你们谁知道?”

    “咳咳,我知道。”说话这人,双手一环抱,脸上就带上了得色。

    “哎呀,你这人,赶紧的,快说快说,哪村的?”

    “这家啊,就是大田他姑嫁去的那村里的。”

    “姓王的?”

    “不是,姓张。”

    “嗨,外姓啊。”

    “哎,你可别小看这家,要是不好,大田他姑能把自己亲侄女嫁去吗?”

    “那按你这意思,这家还不错?”

    “可不,至少人家家里有牛啊。而且我跟你们说,往镇上去那大道上不是去年开了一家食肆,就是这家的。”

    “哎哟,真的啊!”

    “你以为我讲假话不成,那食肆老板和掌厨的就是这家的大哥,他们一家人都在食肆里忙活的。”

    “你这一说,还真是,我说怎么觉得面熟呢。”

    “不过,那食肆的确实味道好,而且还很便宜。”

    “是啊,有时候我们几个人花一文钱点碗粗茶歇好一会儿,让添茶也没不耐烦的,喝白开水也只管给加,不管你坐多久的。”

    “对对对,那次我不是背了好些鸡蛋去镇上卖,到那就歇口气的功夫,把蛋就卖给那家了,只比镇上便宜了一点,省了我好大功夫。”

    “就你半上午就回转的那次吗?我还以为你没去镇上呢。”

    “是那次。”

    “你们不知道吧,这家说亲的是老二,老大还没说亲呢。”

    “啊?这是为什么啊?你快说说。”

    “这家家里的长辈去的早,就是大哥顶门立户的。底下的弟妹都小,怕长嫂不好,没给自己说亲,先给的老二说的。”

    “那可真仁义啊。”

    “对啊,可真是个仁义人,不怪手艺那么好。”大婶,这个逻辑?

    “看你们这样子,怕还有个事不知道吧。”又是这个最先“爆料”的大哥。

    “别卖关子,赶紧的,说!”

    “这家是先跟陈五家大闺女议亲的,结果陈五大闺女不是很快就定下来了。开始我们这些知道的还以为是递话的那两家有问题,陈五大闺女才定那么快的,现在看看……”

    “我看没问题,不然大田他姑会定给自己亲侄女?她可还得回娘家呢。”

    “对啊!就是这理,不过我也觉得陈五家不仗义,议亲谁不看个几家的,你定那么快,别人还以为另外两家有毛病呢。”

    “那看来,李家那小子也是被耽误了吧。”

    “肯定是的。”

    “……”

    陈五凑在人群外面听了半晌,开始吃别人家的瓜还挺开心,听到自家了,手一背就往家去。

    哼!这些人怕是不知道那张家老大病坏身子的事。

    还是我闺女说的对,李家礼钱那么少,张家还有个病秧子大哥,肯定得定刘家,刘家独子,产业全是他一个人的。

    要是这张家老大没成病秧子,家里还有个食肆,那老二倒也配得上我家大闺女。

    得亏张大牛不知道,不然肯定得谢谢这家的放过之恩,避开一个势利的弟媳妇。不然这家大闺女进了张家,肯定得像原本那样,搅和的全家不安宁。

    这边的事不重要,来看看屋里的情况。

    张大牛现在就跟看戏一样,看着王婶子一个人话一套一套地蹦,站在这屋子中央可说了半刻钟不带歇的。

    这媒婆可真是个技术活儿,一般人可干不来。

    等王婶子一套下来,就到了晒礼的时候了。院子门敞着,外面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张家一家六口穿着妥妥的一身新,站在院子这边,陈家除了当事人陈夕由堂妹陈清陪着避在房里,也都整整齐齐地立在院子另一边。

    王婶子等人站定,从怀里掏出来一张单子,这单子就是张大牛交给王婶子拿着的聘礼单子。

    说起来,别看王婶子只是做了“三姑六婆”里的媒婆,属于下九流行当,但就算是下九流行当也比上九流的“农”中的许多人多了认字的本事。

    没办法,媒婆需要看聘礼彩礼单子,虽说大部分农户都是几尺布,几斗米,一把木梳就算做礼了,不需要什么单子的。

    但一个媒婆一般都管着周边几个村子,哪个村子都有几个富户看排场的,你不认字,单子都报不出,业务范围都小了不是。

    再举个例子,就说接生婆,那也得认得天干地支生辰常用字,不然接生完,还得去寻个识字的人写下新生娃娃的生辰八字不成。

    “诶,你说,聘礼有多少?应该挺多吧,不然不会还拿个单子记着。”

    “我怎么知道有多少,没看人牛车上的东西都用草垫子盖着吗?”

    “不过多少都挺好,这家有牛,陈家大妹怎么说也不用下地拉犁。”

    “可不,我觉得说不定都不用下地。先不是村里多少人说,大妹被娇惯的不用下地,以后嫁人了肯定干不来。”

    “反正我觉得有牛就好,这几年牛价涨太快了,每年都存不够买牛的钱。”

    “是啊,还不如早几年我咬牙买下来,现在都回本了。”

    “得了吧,就你,还买牛,早几年你把自己个儿卖了都买不起。”

    “哎,老三,你这话说的。”

    “我可没说错,早几年咱们村里,除了那几家富的能拿出五六两买牛,哪家能拿出来?再说了,现在牛价都涨到十二两、十三两了,哪家拿都费力。”

    “唉,是啊,每年存下的还比不上牛涨的价。”

    “诶诶,快别说了,开始报了,安静点,让我听听拿了多少礼来。”

    王婶子轻咳两声,清了清喉咙,听到人群安静下来了,拿着单子从上到下扫了一遍,开始报出了第一个:

    “聘金六两六。”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