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兄难为1-44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走出巷子,张大牛没有带着张三牛直接回到二庆叔的铺子里,而是带他到了之前给张四牛买生辰礼物的那家木器店。

    之前答应的张三牛,要是表现不错,就给他买个小玩意儿的。张大牛觉得表现挺好的,也就不打算食言。

    张三牛本来还奇怪为什么大哥带着自己拐到了正街上,不过走进木器店的时候就明白过来,大哥果然给自己买玩意儿来了!

    张大牛进了木器店,里面的人出了柜台来招待,一看,又是上次那个老板。

    木器店老板看见张大牛也是惊喜,满脸笑意地迎上来。

    “哎哟,大兄弟,可好久没见到了,可是很久没来这镇上?”

    “是啊,老板,上次来了镇上,这次赶场才来了。老板生意兴隆啊!”张大牛看老板还记得自己,也高兴地拱手道。

    “这小兄弟是?”

    “这是我三弟,上次是我小弟,今天赶场带了他来看看老板你店里的玩意儿。”

    “行,随便看。”

    张大牛把张三牛放开,张三牛直奔木马的台子那边,这古代小男孩儿喜欢马就跟现代小男孩儿喜欢车是一个道理。

    “来来来,快来看我们店里新上的。”老板看张三牛没有乱碰乱动,放心地让张三牛在那看,把张大牛引到自己的得意之作旁边。

    张大牛果然如他所想,把那几个新上的很是夸了一番。不是张大牛吹彩虹屁,是真的技艺精湛。

    先不说木材,反正张大牛也不懂。至少在张大牛现有的审美和见识里,这木器店老板的手艺真是好。

    台子上摆着的最大的一尊是人和动物,人物栩栩如生,动物小巧灵活,看着格外和谐。

    最后张大牛又是在老板的热情相送下出的木器店门,六文钱带走了一个木马,这木马和上次买的差不多大小,不过形态不一样,看着是同一个学徒的手艺。

    除了这个木马,张大牛买了一套三个镂空木球,镂空的木球里面有三个圆溜溜的实心小木球,大小比孔洞大,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这木球贵些,不过小巧可爱,很适合女孩子把玩,张大牛也没计较价格,买了一套三个,到时候给妞妞一个,两个妹妹一人一个。

    至于张二牛和王二郎,张大牛给买的是一串果核手串,跟自己的一样,也不知道是什么果核。

    不过最后算账的时候,三个手串没算钱,那老板只要了木马和木球的钱,手串算送的。

    张大牛觉得这三个手串大概是因为自己的彩虹夸夸才送的。

    到了二庆叔的铺子里,张大牛把手串和镂空木球给了二郎和妞妞,两人都很高兴,立马拿着把玩起来。

    “怎么没给婶子买一个啊?”关氏等了半天,以为自己也会有。

    “你这人,跟孩子争什么?闹什么笑话。”二庆叔说。

    “我觉得这些都太便宜了,配不上婶子。我现在没钱,等有钱了,给婶子买好的。”张大牛憨笑着说。

    “额,那,婶子开玩笑呢,不过这木头做的的确配不上我。”关氏哽了几下,装着不在意的样子说。

    “嘻嘻嘻嘻嘻。”这是张三牛在偷笑。

    “哈哈哈!”二郎和妞妞也忍不住笑出来。

    “大牛,别理你婶子。”二庆叔也无奈地摇摇头。

    “二庆叔,看这天色,我打算先回去了。”

    “哎呀,这么早回去呀,留着吃饭呀。”

    “食肆那边就他们三个,我还是有些担心他们三个搞不定。”

    “也是,今儿肯定来往的人多。”

    “对啊,就担心他们忙不过来。”

    “那行,咱们把东西先搬去车上吧,赶路的话就早些出发吧。”

    “嗯,好。”

    张大牛跟二庆叔、王二郎三个忙活着装车,妞妞、张三牛和张二妹则被吩咐着用纸笔记下装上车的东西。

    大枣弄了一袋子,豇豆和豇豆种子总共弄了一袋,葡萄干半麻袋,海带五麻袋子,这些是二庆叔给带的新玩意儿。

    还有之前定下来的,马蹄果子先弄了一麻袋,干花椒也弄了半袋子,干辣椒、姜块、大蒜这些也弄了不少。

    像桂皮、茴香、紫蔻这些的调料,是张大牛让二庆叔帮忙在别的地方寻了一下,算是给自己的调料盒子补充了几个空格。

    二庆叔家的铺子是卖杂货的,杂货铺就代表着什么都卖,卖的呢又都不是什么单价很高的单品。

    基本上在这里,你想买能吃饱肚子的主食能找到,不大量卖,但要是想买些也是有的;

    想买杂七碎八的梳子镜子这样的也有,锅碗瓢盆、缸壶罐瓮这些日用品都能买到;

    想买菜和零嘴,腊肉腊鱼熏鸡熏兔子的也有,花生瓜子干果果子更是铺子里主要卖的。

    年节用的年画灯笼对联黄历也卖,还卖竹编的箩筐背篓蓑衣,手工的小玩具这些,都是乡下村子里的人卖了挣些铜板的,镇上也只有二庆叔铺子里收。

    甚至连碎布头、针线家伙什都有。

    这开杂货铺的法子是张父最初想的,但是张母接连生育,家中没有亲戚长辈帮衬,张母基本上在家脱不开身。

    更重要的原因是逃荒过的人最看重土地,真要开了铺子,根本忙不过来。

    到王庆提出想上镇上开铺子的时候,张父就出了这主意,还把自己了解过的一些进货途径细细说了。

    开杂货铺算是对王庆最容易开头的生意,不像盐、铁、布、书肆这样的铺子专业性太强,猛一进去也没法做起来,很容易亏。更别说

    镇子太小,也容不下除了之前已经有的,再开一家同类型的铺子。

    看结果也可以看到,二庆叔现在的杂货铺子已经是镇上生意最好东西最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