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13 好东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先是最基本的建设任务,只见机器人先来到堆积的材料前,开始清理杂乱的材料,只用了十几分钟,堆叠的各种木料跟钢筋便被机器人分门别类的清理完成,整个整理过程甚至能用赏心悦目来形容。

    “这看上去只是最简单的工作,但实际上能做到这一点很难,重要的是这种身体协调能力跟关节的灵巧度,这些需要软硬件的配合,尤其是运动算法的配合。除此之外,还有对指令的理解能力。

    比如整理看似是个简单的单词,可能五岁的小朋友都能明白整理的意思。但如何整理,整理到什么程度算是完成了任务,却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甚至每个人的概念都不一样。如何让机器人理解整理的标准,就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学习过程。

    不过您现在能看到,我们的机器人不管是理解能力还是运动协调能力都是很强的。它不但能独立理解并完成这些指令,如果给它更详细的指令,比如输入一个建筑图纸,它甚至能完成更具体的建设事宜。

    它的结构跟表层电镀层,都是使用特殊的保护材料。能够受得起太空辐射,能保证在经受得起两百度的温差,被核心保护的驱动层,能在200度的低温下持续工作十三个小时。如果未来我们的核电微型化技术继续发展,让其搭载上核电供能系统,连续工作时间将能按年计算。”

    大型场地外,换上一身白色制服的宁孑正在向身边的老人介绍着这款基地最新的成果。

    三月则站在宁孑的脚边,瞪大了两只小猫眼,观赏者下方头方脑的机器人在那里不知疲惫的工作。

    事实证明解决了其运动平衡这些问题后,这些机器人能爆发出远超人类的工作能力。

    “嗯,不错,不错,所以这款机器人设计出来主要是替代人工进行工程建设?尤其是外太空的工程建设?”老人点着头问了句。

    “只是一方面,N1型机器人其实是款通用型机器人,它用来做什么,主要是看机械臂配备什么样的工具。它的四条机械臂最多能嵌入157样不同的工具,人工用于建设,它将是最可靠的工程建设人员,我们经过测试,它只用了67小时39分便能按照设计图,建设一栋大概一百平方的小型木质结构的房屋。

    但它同时还是一个移动的科研平台,可以替代人类做一些高危的实验室性质工作。比如高危地质勘探,深井采集,潜水勘探等等工作都能胜任。同时还能替代人类在化工领域进行各项试验,尤其是在生化环材领域替代人类进行各类重复性试验也更为高效跟准确。

    基地已经在几个重点实验室普及了这种N1SDP实验型机器人,并在我们的研究人员辅助下共同完成了诸如蛋白质合成,基因编辑,催化剂合成、测试,新材料制备,基因测序研究等多种不同类型的试验。

    同时我们也已经在跟华夏核工业集团旗下的地质研究所合作,勘探型机器人已经跟他们的工程师一起被派往华夏无人区进行地质勘探任务,不过目前反馈数据还不太够,实地的勘探作业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复杂地形情况下,机器人的平衡算法也更为复杂。”

    宁孑一边介绍一边打开了观看台的大屏幕,开始播放N1型机器人作为科研平台的操作视频记录。视频中差不多跟面前差不多的机器人正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各种精度颇高的试验工作。

    必须得承认,机械臂的稳定性是人类无法比拟的。

    尤其是各种对精度要求极高的操作,在多个高清跟微距摄像头的捕捉下,让这些机器人的试验过程充斥着美感。

    “呦,这还真是通用型机器人啊!好像干什么都可以。”老人看着视频中记录的画面,笑了,点评了句。

    宁孑耸了耸肩,道:“理论上的确如此,不过配套算法的适配是个大麻烦。我们为N1型机器人专门设计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来进行适应性算法的选择,目前的缺陷就在于每次切换算法都涉及到数据的高质量传输问题。另一方面,N1型机器人的协同能力还需要适配做不到完全的自动化。”

    “你的意思是?”

    “机器人的可靠性尤其是安全冗余设计还有待优化跟升级。尤其是如果要给这款机器人搭载武器的话,还要丰富相应的算法。”

    “哈哈哈,你的意思是我们的N1型机器人未来还要出现在阅兵式上?”

    “嗯,起码目前来说,如果组建一支新的工程部队,我觉得N1型机器人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数据库里有极为丰富的相应算法。尤其是等到华夏核工业集团地质研究所给我们足够的反馈数据之后,我们会对其野外复杂环境下的工作算法做进一步升级。”

    “哦,那现在这款机器人的产量如何?”

    “如果几个工业集团能尽快达成协议的话,应该能在半年内达到月组装三百具N1型机器人的能力。不过要让产能进一步扩大,就需要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了。目前主要受限于关节处上百个高精度零件的产量。不过我们还有一种简化版的设计,可以投入到高精度零件生产中,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预计一年后月产量就能翻倍。”

    “哦?为什么还没能达成协议?”

    宁孑看了眼老人,想了想,还是解释道:“主要是因为一些配套的问题。简单来说都想根据自己的配套标准来,N1型机器人本身动力储备能力不强,这就导致有续航问题,另外针对外太空的运载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标准化载具,到是有现成的优化方案,但如果量产的话,虽然实现的功能不同,但各种外设必须要统一的标准。

    确定了用谁家的标准,才能大面积的铺设相关生产线,而且也许能在未来几年内为谁家节省出上千亿的额外利润。所以大家都在争,作为试验基地他们都是我们的合作方,我们也不好强势的规定用谁家的,更不好直接规定一个新标准,因为那样会浪费更多资源,所以只能等着他们争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哦,那的确挺难办的。”老人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还有其他麻烦吗?”

    “麻烦事情其实还很多,不过技术方面的困难已经克服得差不多了。我们基地里现在已经有一条产线,不过暂时只能满足试验型机器人。对了,您来都来了,不如再去看看另一个好东西的研发进度。”

    “还有好东西?”

    “是不是好东西,您去看了就知道了。”宁孑笑着说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