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77 太吓猫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且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很多方程是解不出的。事实上这个时代许多理论物理学家跟数学家的工作也趋于一致,都在埋头解方程。

    一维薛定谔方程,三维薛定谔方程,常态薛定谔方程,又或者NS方程。

    到了宏观方向,现阶段所有关于宇宙的理论都要加上假说两个字,比如宇宙大爆炸假说,脉动宇宙假说,白洞假说……等等。

    原因很简单,宏观到了一定程度,以现在人类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验证。

    没有经过验证的理论,也只能先纳入假说范畴。

    就比如科学界目前公认的宇宙大爆炸假说,就是科学家通过广义相对论进行反向推衍,得出宇宙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曾经处于一个密度和温度都无限高的状态,称之为奇点。

    广义相对论在数学上是经过验证的,同时伴随着科技发展,很多科学家观察到的现象也在验证跟补全着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但这依然不能说明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就是完全正确的,但可以说这是从唯物主义出发的一种假说。

    如果想要完全证明,就需要更多的证据。

    当然未来也可能会观测到某种现象,不符合现在的宇宙大爆炸模型从而证伪假说,然后科学家们再开始给出其他的宇宙起源假想。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人类真正意义上建立现代化科学体系不过短短几百年,毕竟中世纪的医生最科学的治疗手段还是给病人放血,甚至还有人信奉大便疗法,每天吃一勺便便,就能保证健康。

    而根据目前并没有验证过的理论,宇宙已经存在了138亿年,用几百年的发展去探究138亿年甚至更久远年代发生的事情,的确是件难度极大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一个依然被困在一个小星球上的文明而言,其难度更是可以想象的。

    所以甚至可以说这篇论文是人类天文学历史上第一次有人用数学理论推导出一种可以被现代科学验证的宇宙可能性。因为银心恰好在目前地球科技可以观测的范围内。而且这个结论还是跟现有理论并不相符的。

    至于观察到的只是2.6万多年前的星空这一点并不重要,毕竟相对于恒星动辄百亿年的寿命而言,两万年的寿命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就好像对自己再苛刻的人也不会计较自己每天会浪费那么几飞秒……

    于是即便是圣诞节期间,这篇论文依然惹起了极大反响,尤其是当这篇论文署名是宁孑的时候。

    天文学的圈子其实也不大。

    尤其是理论天文学家的圈子,当一个人看到这篇论文的时候,只要有了兴趣自然会跟熟悉的人分享论文的猜测,然后从小范围的讨论升级到更大规模的讨论。

    更别提许多天文学家也是玩推特跟脸书的,有什么感触了偶尔也会在公开互联网平台上发表几句看法,相互关注的同行如果有兴趣了,自然也会去科学官网上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再有一个能无视互联网推荐算法,能肆意去传播它需要传播内容的智能主导在,那么在科技杂志公开发表的论文,理论上可以在一小时内,传播到任何可能对这篇论文感兴趣的人眼前,甚至还是无数次出现在他们眼前,直到他们感兴趣为止。

    于是,卢修斯·鲁迪不可避免的也被同行们纳入了讨论的圈子。

    即便是在圣诞节,但总有一帮单身男人没有家庭的牵绊,也对于各种热闹毫无兴趣,可以在电脑的群组里探讨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hi,卢修斯,你看到了华夏那个人的论文了吗?”

    “事实上我昨天就看过了。”

    “不可能,今天才发表的。而且很明显,杂志社专门标出了论文未经核验的标识。”

    “是的,那是因为这是可验证的论文。如果最终证实那么这篇论文就会印刷在那一期的实体杂志上,所以你猜科学杂志社的编辑会不会想找人来验证他的结论?”

    “所以他们找到了你?哦,上帝,为什么昨天没听你说?”

    “我以为他们是开玩笑的,你们难道真的认为我们能在那个地方发现恒星?”

    “哈,正如你刚才说的,这是可以验证的。讲实话,我很好奇,想想看吧,如果你有他那样的地位,会不会轻易发这种论文?所以他肯定是很自信的,我猜现在肯定很多人恨不得马上能看一看,能不能真的在他划定的坐标范围附近找到那些恒星。”

    “事实上我已经提交了申请,借用钱德拉x射线来完成这项验证工作。不过我对此保持怀疑态度。”

    卢修斯·鲁迪在软件上回应了一句,随后心里一动,然后通过个人电脑打开了实验室的管理软件。

    他想看看自己提交的申请回执,需要排到什么时候。

    想来这篇论文很意外的有了如此大的热度,说不定也会引起管理中心的重视。

    虽然远程操作提高优先级这种事情可能性很低,但说不定呢。

    然而当他打开后台管理系统的那一刹那整个人都愣住了。

    额……任务已经在进行中了?最近钱德拉x射线拍摄任务这么闲的?他的申请竟然昨天就已经批复,并直接被系统上传了?

    他看了下任务进度,预估了一下时间,随后切换到了软件的聊天窗口。

    “好吧,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验证工作已经在进行中了,钱德拉x射线正在对那个区域进行扫描,二十四小时后第一批观测结果就会发送会地面,你们谁有兴趣,可以跟我一起分析那些资料。”

    “神呐,这可不像NASA的风格,他们的效率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高了?”

    “注意,当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正有一位可怜的人正在因为NASA竟然把资源优先放在这种事情上而哀嚎。我的申请竟然还没通过!不过我还是希望能我先报个名,这样驳斥那个叫宁的家伙时,我也能署个名。”

    “哈哈,西普森,你不用着急,也许他们只是觉得你的研究项目太前沿了,钱德拉x射线毕竟老了,无法达到你的要求而已。也许当NASA把韦伯深空望远镜送上天了,会第一个批下来你的项目。另外如果数据出炉了,我也希望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说到韦伯望远镜,明年能顺利上天吗?卢修斯。”

    “额……不知道,都希望NASA能准时一点,但这种事情谁说得好呢?如果不是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它本该去年就被送上天了。”

    “好吧,该死的,这种关键的事情NASA总是跳票!”

    是的,本来预计在2017就应该被发送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被推迟到了2019年,这绝对是一众天文学家们去年度最不满意的事情,但没有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没有完美的结果。

    而卢修斯·鲁迪看着不停刷新的聊天内容,不由得哭笑不得。

    看吧,这帮人就是这样。

    把他拉来聊宁孑的论文,结果聊到詹姆斯·韦伯,话题马上开始歪了,这帮人瞬间忘了宁孑的论文,开始聊起了未来一代最先进的太空望远镜。

    不过卢修斯也是能理解的。

    毕竟宁孑那篇论文其实还真没什么值得讨论的,主要还是看不太懂。

    这里不太懂不是指最终结论,而是过程。

    这既因为整个论证过程明显省略了很多,更因为其计算的指导理论并不是描述宏观宇宙的广义相对论,而是基于数学微分几何方面那些抽象的东西。

    这多少会浇灭人们讨论的兴致。

    毕竟这个理论还没被证明,不是么?

    大家想的更多的还是证伪,而不是证明吧?即便那些嘴上说希望宁孑是对的人,大概也只是发泄不满罢了。

    于是卢修斯·鲁迪淡定的关了聊天窗口,开始再次面对那些繁琐的数据。

    毕竟宇宙的奥秘在这些数据里,而不是在这帮人的思想里。

    ……

    华夏,燕北体大。

    当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圣诞节刚过去的喜悦时,某只比任何人都急切的小猫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拦截到了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联系上地球发回的第一批数据。

    或者说用拦截其实不太恰当,小猫只是优先使用了些权限来分析那些繁杂的数据而已。

    因为许多极为客观的原因,人类在太阳系内很难通过可见光波段去观察银心,大量的星际尘埃会遮挡住人类的视线,所以只能通过红外观测技术,在2微米到73厘米波段去间接的了解在遥远的星系中央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所以毫无意外的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发回地球的依然是许多数据。

    显然分析数据,小猫是把好手。

    于是宁孑在睡梦中,正在对着他的问题冥思苦想时,突然得到了小猫给的消息。

    “喵,恭喜你,宁孑,你的推论是正确的,不,应该说是部分正确的,根据第一批反馈数据,已经能得出结论,在那个位置不止是十多颗恒星,而是有数十颗亮度极高的恒星,这可真是太吓猫了!我们的确应该改变计划了,我们要征服星球外那个小宇宙!喵!”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