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第 72 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72章

    商船老板跟这个陌生富商都想买棉花,纪彬管明好说歹说,他们并非竞争关系,这才罢休。当然了,也是柴力跟陈乙直接把他拉走的缘故。

    不过私下给商船老板的价格还是两千八百文,毕竟他家是宿勤郡旁边的兴华府,若是要多了不太好。

    那商船老板见他们爽快,也不多要,他也明白棉花在松江府的价格不会低于三千五百文一两。若是他要了,那是真占便宜占得太多。

    给商船老板装了二十斤过去,那个富商简直要眼馋死了。二十斤棉花啊,才花了二百两银子。有比这良心价的吗?

    这富商也知道,纪彬詹明给他们可没说给自己这个价,所以这种心痛感就更难受了怎么办。

    等商船老板离开,焦农人还看了几眼,啧啧道∶"我就说吧,,江南这边雨水太多,不适合种棉花,那雨水一多,棉花就开得不好看了。"

    焦家人来江南这边之前,已经跟当地富商说了不知道多少遍,就算是养,也要阴天给火光,雨天排涝遮挡,不适合大面积种植不说,养出来的花朵也不好看啊。

    也因为这些劝阻,焦家十六个人,只有三个到了这边。

    就是当地有些不信邪的一定要种,一家都没成,养成估计自家用都够呛。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江南这边可就没人种棉花了。

    他们若是想买只能买其他地方的,就跟其他地方想要苏绣想要口感不错稻米,只能来江南买-样。

    那商船老板离开,纪彬转头一看,见方才的富商还在。

    这富商知道他们刚下码头,肯定有事情要忙,等在这也不是现在就要买棉花,而是留了名帖,还说了自家住在哪,等纪彬他们安顿好了,一定要去找他。

    不出意外的话,他也会派家仆看看纪彬他们会在哪个酒楼,回头方便寻找。

    在江南这边,许多生意都做的很大,可这棉花还是头一桩事,如果能搭上这个,那可不一样啊。

    纪彬詹明他们确实有很多事要忙。

    船刚靠岸,就要找个合适的仓库,好在詹明心里是有数的,他知道有处仓库三面环水,只有一面可以取货。

    这种位置的仓库不容易被偷窃,若是失火的话还好救。当然这仓库租起来可不便宜。可他们东西也不便宜啊。

    至于搬用货物的搬夫在码头上随处可寻,只要十几文钱就能雇到。

    船上一共几十万斤的东西用车拉用人抬,陆陆续续都搬到詹明找好的大仓库里面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仓库他们会用一段时间。

    这松江府码头上都做惯这种生意的,想要什么都买得到。

    在仓库对面,还有适合客商们住的酒楼,纪彬他们在里面订了五个房间,从房间里就能看到自家租的那间仓库。

    搬运货物的同时,船工护卫们的钱也要结了。

    现在酒楼里好好吃一顿,再歇息个几天,这些人就要启程回无仙城。

    至于他们会不会拉什么货物挣运费,纪彬詹明是不管的,这算是船工他们的外快,只要做得不过分,雇船的都不会管。

    从无仙城出发到这里用了十九天,但在无仙城码头上耗费的时间也要算上,差不多三天时间。这几天休息不算,再加上回去的十九天时间。

    一共雇佣了他们四十一天的时间,实际支付了他们一百三十两银子,其中也包含了回去的吃喝费用。

    其实算起来还是不贵的,加上雇船的三十六两银子,这趟船运一共花了一百六十六两。

    等等,应该说,放在纪彬詹明身上不算什么。放在普通人那,绝对是笔巨款了。

    卢火长他们还没见过支付酬劳这样利落的东家,口中再三感谢,还说若是再走船运,他们还愿意跟着。

    纪彬也愿意他们来的,毕竟卢火长看起来经验丰富,船上大小事都能解决,这样靠谱的船长在哪都是难得的吧。

    至于那条金狮子,纪彬也是最后看一眼,然后就把目光投向自家租的仓库。

    这是真的到松江府了啊。是该看看这里的棉花价格了啊。

    而焦农人住在酒楼里,已经开始给自家人写信了。

    在江南一带的焦家人有三个,如今眼看种棉花不成,有些人家给了钱之后已经开始嫌弃人了。所以他们三个干脆去了扬州去玩,反正来都来了,总不好什么收获都没有吧。

    这三个当中还有焦家的家主,毕竟当初明知道这边种不成,其他焦家人过来难免受到苛责,家主过来情况会好些。

    谁知道这家主倒是成了唯一被薄待的人,其他两个家里倒是明事理,知道人家提醒过,是自家硬要种的。

    估计是因为这三人太闲,是最响应焦农人的,准备跟焦十一说出书的事。

    以前焦家人少的时候,在宿勤郡还能喊个焦农人,现在眼看见到的人多,就按照他的排行来喊。

    焦十一说写种棉书的时候,汴京那边的十个人着急种棉花,蜀地那个也勉强能种。唯独江南这边的三个人无所事事,还真把这事情琢磨出来了。

    焦十一被喊过来,同样是因为这样事。

    而且纪彬也在,这可是大好事啊。

    现在焦十一写信过去,估计很快就会有回音。纪彬也想见见焦家的人,毕竟也算神交已久。

    而纪彬詹明安排好仓库跟酒楼的事,上次在码头上碰到的富商就已经来了。

    这富商还带了几个朋友,只是一走进来,纪彬就发现不对劲。

    虽说察觉到异常,可人都来了,自然还是要说几句话。

    那富商一看到纪彬就立刻道∶"上次我留了家里的住址,只等着你们上门,都过去一日了还没消息,正好登门瞧瞧,我也是松江府本地人,若是有什么事,一定要同我讲的。"

    这富商还有富商朋友确实带了些本地口音。

    但纪彬心里有些警觉,也就客气道∶"最近事多,还没联系。"

    詹明此时不在酒楼,因为这些事情安排妥当,他就去寻朋友了,那朋友已经合作过许多次。上次詹明从边域带回来棉花,还送到松江府张姓朋友手中,听说也是卖了不少钱。今年再过来,定然还是以后说头的。

    而且詹明之前就来过信件,那朋友也知晓他十月会到此地,这次上门也不算唐突。

    所以此刻也就是纪彬带着柴力陈乙在此。

    他们三个都是头一次来松江府,说话做事穿衣都是外地人的感觉。

    那富商见纪彬语气疏离,急忙道∶"上次我们都说好你要卖给我棉花,要不然现在就去看看货,我绝对一手交钱!"

    对方越是着急,纪彬就越淡定,顺手给富商倒了杯茶,随口道∶"上次也没答应啊。"

    没答应?

    富商朋友也看向他,不是说已说已经答应了吗?

    这富商不痛快了,脸色难看道∶"怎么就没答应,咱们已经说好了的。"

    纪彬又笑,他若是真的说好,那当场就能交易,而且他讲好的时候一般都不会改。之前无论对方说了什么,那都是等他这安排之后再谈。绝对不会有变化。

    毕竟刚到松江府两天时间,地方还没摸熟,詹明朋友也没见到。如此就谈价格,那可太不谨慎了。

    纪彬肯定不会给这种承诺,他对自己有信心。

    纪彬看着富商道∶"我若真答应了,不会不同意。说的都是可以谈,若是谈不好也就算了。''说着,纪彬看了看这富商的朋友,见他们确实身穿绫罗,但除了富商之外,那衣服都不合身,这还是小事,可料子也是去年产的。

    鞋子更是最普通的长靴,而且磨损有些严重。江南富商?骗子罢了。

    果然这富商开口就是∶"你这个外地人怎么这样?我们本地人会骗你吗?我还把朋友都找过来,都是想买你家的棉花,价格给得也很高好吧。"

    价格很高?

    纪彬笑了,随口道∶"您说得很高,是多少?三千五百文一两?"

    见纪彬谈价格,这些人眼睛一亮∶"是了!三千五百文!你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这个价格有些低了吧。"纪彬又笑。

    低?

    富商道∶"怎么会低,不都是卖给那人才两千八百文?"

    说到这个价格的时候众人皆是痛心疾首,仿佛这钱是他们少挣了一样。

    看着他们的表情,纪彬也懒得再讲,随口道∶"抱歉,我朋友不在,这生意谈不拢。"

    纪彬说完,一副送客的样子。

    柴力跟陈乙再次站出来,上次柴力就直接把富商推走,谁让动辄就拉纪彬詹明的胳膊。

    这是真要送客了,富商看了看朋友,又看了看纪彬,显然是有些着急的,而且并不打算走。纪彬直接起身,这些人还想靠近。可柴力陈乙会让他靠近吗?自然不可能。

    这酒楼人来人往,他们的东西也不稀奇,倒是店里小二问了句,让他们不要在这闹事。

    话说这,詹明已经带着朋友过来了,看见纪彬跟所谓的富商站一起,立刻有些着急,可话都没说出来,想到以纪彬的聪明,定然不会做什么。

    詹明朋友倒是出声呵斥∶"你们这些人走远些!不要欺负外地人!"

    说着,詹明跟他朋友就走进了,纪彬好笑道∶"放心,不会有事。"

    那富商也道∶"对啊,能有什么事!"

    纪彬上下打量他,随口道∶"对啊,我又不被骗子骗,能有什么事情?"

    骗子?!

    詹明虽然还在疑惑,但对他朋友道∶"老谭,我都说纪彬是顶聪明的,没错吧?"

    这位叫老谭的看着约莫三十出头,年龄也不算大,留了点小胡子,眼神惊奇道∶"你知道他是骗子?"

    "嗯,头一次见的时候只是有些怀疑,这次见就确定了。"纪彬见詹明跟他朋友过来,干脆又坐下,让他们也坐下来,"怕不是专门在码头看生面孔骗钱的,谁家富商天天留在码头处找商机?"

    这话一讲,那富商一群人立刻往后退。

    他们才知道,原来纪彬早就看出来了,刚刚只是无聊逗他们而已!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但他们说什么也没用,还是赶紧走吧,省得他们报官!

    纪彬倒是没打算报什么官,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人有人道,狗有狗路,鼠有鼠洞。没必要刚来就惹不痛快。

    他们这些人一看就是经常在码头骗人,若是能骗到,就能低价买了好东西,然后转手卖出去。至于辛辛苦苦运过来的人能不能挣钱,他们就不知道了,关他们什么事?

    这一照面,老谭终于明白,为什么从去年开始詹明就不时夸这个人。

    若不是知道他家生意做得不错,他都要以为这样气质是个读书人,只有接触之后,才能发现他做事的老辣。

    估计也因为这样的气质,所以骗子一行人找上他们。没想到完全被戏耍了。

    老谭见此,开口就是∶"你们手里的棉花,一定能卖个极高的价格!远比四千文一两还要高!"

    这话说完,等着看他俩震惊的表情,谁知道就连詹明也是一副我早就知道了的样子。詹明边喝水边看向纪彬∶"你说吧?"

    纪彬笑∶"好吧。。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带来的这些棉花,应该是整个南军国最早的一批,对吗?"

    老谭表情惊疑,又见纪彬看向走过来的一个高大络腮胡男人。纪彬介绍道∶"这位是焦农人,可以喊他焦十一。

    焦?!老谭震惊,这是传闻中的焦家人?

    焦农人刚从楼上下来,一头雾水点点头。

    而纪彬则继续道∶"按照从焦家得来的消息,边域那边种棉时间在七到八月份,收获则在十一到十二月,因为那边的天气原因,所以天气冷暖都比内地迟一些。''"再根据鲁地那边五六月份种,九十月份收获来看。"

    "我们偏西南东南方向的宿勤郡,则是最早种植棉花,最早运过来的。"

    "如果不出意外,现在汴京那边的棉花刚收获到一半,如果想要运过来,那就到十一月初到十一月中旬。有能力的人家在十一月就要开始做冬衣,若是等到汴京以北大批棉花送过来,也就赶在十一月而已,那就不新鲜了。"

    这个新鲜,不是食物新不新鲜的意思。而是物件是不是新奇少见的意思。

    江南这边能数得着的郡府,苏州扬州杭州还有这松江府等等,哪个人口不比宿勤郡那强。宿勤郡那边都能消化十几万斤的棉花,这几个地方加起来,消化上百万斤棉花不是什么事。

    毕竟这里有钱人多啊。

    可要想在众多有钱人当中凸显出来,那用什么可以证明呢?

    当然是穿人家没见过布料,用其他人没见过的器皿。吃其他人难搞到的食物。

    在纪彬看来,跟现代人买高奢限定一个样子。并不是说有多爱,而是一种脸面。

    这种脸面在交际生意中,也是很有用的,就算你不用这些东西,你可以送人啊。

    可是现在呢。

    纪彬他们运过来不到十四万斤的棉花,整个江南各地却有上百万斤的需求。

    就是宿勤郡周家把自己剩下的三十多万斤棉花运过来,那也是不够的。

    纪彬在船上就想到这件事,如今是求大于供。

    若是他还按老老实实的三千多文一两卖,那可太亏了啊。

    拿新下来的果子来说,你买头一茬的时候,是不是比旺季贵?都是这个道理。

    他们头一批送过来的棉花肯定是要抬上价的。

    不仅如此,在以后每年的时间里,他们宿勤郡送过来的棉花,都会比十一月送过来的汴京棉要贵。

    谁让他们他们是头一批呢。

    谁让他们占了个新鲜呢?谁让他们收获早!

    在宿勤郡的时候,大家收获棉花的时间差不多,又是在本地售卖。那价格低廉正常。

    若是跋山涉水运过来,价格还是平平无奇,后来的周家都不会放过他们。

    怪不得周小公子看他的眼神那么意味深长。

    纪彬在船上分析完这个形式,詹明已经有些坐不住了,比四千文还要高?这是个什么价格!?

    纪彬只讲到了江南再说,看看大家的富裕程度,再问问詹明朋友对棉花的预估。还有焦家人对棉花的看法。

    等三方消息到手之后,这棉花价格才能定下来。

    可是这时间也是紧张的。

    首先肯定要在十一月之前卖完,否则人家汴京棉就要来了。

    还要在他们来江南过十五天左右内卖掉,不然宿勤郡周家的商船也会到,纪彬预估周家到这的时间是十月二十二左右。

    依旧是那句话,周家的家大业大,这么大的生意从宿勤郡出发,他们家是要耽误些时间的。

    当然这是好听的,实情就是,如此一块肥肉,周家内部不抢才奇怪了。

    所以根据纪彬分析,他跟詹明的棉花,是整个南军国的头一批运到的。

    就这个头一批几个字,已经足够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试想什么宴会上,一位夫人或者老爷含蓄道∶"这棉花确实不易得,也是来咱们江南一带的头批,您若是喜欢,我差人送过来,这东西可好了。

    又或者听到谁人吹捧∶"不愧是什么什么家的,人脉底蕴就是厉害,听说那一批棉花不过十几万斤,就有他家的份,如此的门路可真了不起。"

    在家中银子足够的时候,能用银子换来旁人没有的东西,这些家族都不会有丝毫心疼的,这可不就是撑场面的事。

    如今是十月七日,也该把东西卖一卖了。今年还是不是他家送棉花最快的时间。

    若是以后收获顺畅了,直接从春安城去无仙城,再雇条百里船,那八月二十收获去籽结束。估计九月中旬就能到松江府。

    又是他们最先送过来,又是最新鲜的货物,这价格就自己想吧。如今虽是第一趟,但纪彬已经想好以后要如何做了。

    不过现在说这些为时尚早,纪彬只是分析了今年的形势而已。

    反正老谭是倒吸凉气。这说得也太精准了些。甚至把所有情况都考虑进去了。

    至于那些顶级豪门会不会为高价棉花买单?这都是不用想的,定然会的啊!

    只要消息放出去,就有无数你听都不敢听的门户找上来,就是为买棉花。至于价格?

    那些丝绸商,瓷器商,盐商们会在意价格?那些什么什么官,什么什么士族会理这些?

    但直接放出消息也不好,反正暂时是不着急的,自然有消息灵通的找上门。毕竟码头这样大,就算他们所有东西都包裹好,难免会有人晓得。

    反正老谭已经在联系朋友了,那些朋友一听说来的是棉花,立刻又联系另外的朋友。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